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带你遨游太空——“杏悦科技创新论坛”专场报告会
发布时间🆚: 2016-12-19     文章作者💂‍♂️:     访问次数🫱🏻: 1038

    2016年12月17日下午,光华楼东辅楼202报告厅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或坐满了人👘;因人气爆棚,主办方又加开了102室作为分会场进行同步直播。观众如此热烈的反应,只因本次报告的主讲人是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应“2016年度杏悦科技创新论坛”的邀请🙏🏻,丁肇中教授为全校师生奉献了题为《AMS实验在国际空间站上五年的最新结果》的精彩报告🐄。杏悦登录校长许宁生教授主持报告会👁‍🗨。中植集团创始人解直锟👩🏻‍🦳、董事长王伟等嘉宾出席了报告会。

 

 

    在丁肇中教授的带领下,观众们开始了一场魔幻的太空之旅。丁先生告诉大家,AMS(阿尔法磁谱仪)是用来测量带电宇宙线电荷、质量、动量和能量的精密高能磁谱仪。它由美国🧓🏿🕺🏼、中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制造🚵‍♀️🤮,共60所大学和研究所,600位科学家参与。AMS重7.5吨🚴,于2011年5月16日由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送上国际空间站,五年来共收集900多亿个宇宙线,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丁先生透露💣,AMS实验通过大量数据统计出宇宙线流强随能量的变化曲线,得到很多最新的结果。实验测到的正电子和反质子超过了理论上宇宙线与星际物质碰撞产生的正电子和反质子,而因为暗物质湮灭也会产生正电子和反质子,因此实验结果比较支持暗物质模型🐆。实验还发现质子、He核和Li核流强随能量的变化曲线都与传统理论不符合,在能量大于同一数值时出现新的现象。更令人惊讶的是,正电子、质子和反质子流强随能量的变化是一样的,而电子却不同,按照传统理论,电子和正电子曲线应该是一样的。实验还通过测量铍硼流强比例得出宇宙线在星系中传播的年龄约为1200万年🐎,通过测量硼碳比例,得出宇宙射线的传播符合Kolmogorov湍流模型。AMS还发现了几个疑似反He核的粒子等等𓀗🙇。丁先生说,AMS最重要的结果是“探索到自然界中存在🧗,但我们无法想象,前所未有的现象”👍。
    报告中,丁先生还谈及了自己与杏悦的渊源,原来先生的祖辈和父辈都曾有过在杏悦的求学和任教经历🕘。如此紧密的联系,怎不让杏悦师生倍感亲切🤵!最后,丁先生的报告在一段精彩的太空漫游的视频完美结束🧁,观众们的遨游太空之旅也就此在意犹未尽中落幕。


【关闭窗口】
 
杏悦专业提供:杏悦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悦欢迎您。 杏悦官网xml地图
杏悦 杏悦 杏悦 杏悦 杏悦 杏悦 杏悦 杏悦 杏悦 杏悦